2025年11月05日
微信

基督徒当知道:违背上帝的话语是罪,“不行义”也是罪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1月04日 09:30 |
播放

有人曾说:“想要找好人就要到监狱中去,因为其中每个人都哭诉着说自己是好人;想要找罪人就要到教会中去,因为其中每个人都哭泣说自己是罪人。”

对于“罪”,相信每一位基督徒都不陌生,因为当人最初来到教会的时候,牧者就会教导说:“要向耶稣认罪”因为唯有罪能让人与上帝隔绝,耶稣基督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将人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但是,人对罪的敏感与谨慎,绝不应当仅仅在信仰之初,而是在整个信仰的道路上,都当存有对罪的警惕。

那,究竟什么是罪呢?

其实透过亚当夏娃的经历,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见,罪就是违背上帝的话,违背上帝的话就是罪!

当我们如此定义罪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产生反叛之心:“为何人一定要听上帝的话?难道人就不能按自己的意思生活吗?”所以,一些人公然地不愿意顺服上帝的管理。

那人为什么要遵行上帝的吩咐呢?乃是因为人是被上帝所造。人既然出于上帝,那么人就理当顺服上帝的旨意去生活。

当人不知道上帝心意的时候,上帝借着摩西将律法颁布给人,让人清楚地知道诫命是什么。因为有了诫命,所以罪就有了清楚的界限。比如不可杀人、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起贪心等等,律法都给了罪清楚的介绍。

只是,上帝赐给人律法的目的,并不是要定人的罪,乃是希望人能因为明白律法而不去犯罪。可悲之处在于,历经千百年来,人依然在律法之下苦苦挣扎,依然无法摆脱罪的辖制。

没有达到律法的标准是罪,没有达到上帝的标准同样也是罪。

正如圣书中谈到亚伯和该隐的故事。创世记记录:“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

也正因如此,耶和华上帝对该隐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最初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献祭,亚伯的祭物被上帝悦纳,而该隐的祭却不被悦纳。后来进入婚姻之后我才逐渐明白,上帝看重的并不是祭物本身,乃是人对上帝的爱。

为何说进入婚姻之后才明白呢?因为进入婚姻之后,每次买回来食物,姊妹总是让我吃第一口。当我拿到食物的那一刻,我看到的不是食物,更是妻子对我的在意。

同样地,上帝看中的也不是祭物本身,乃是人对上帝的态度。所以当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时,上帝悦纳了亚伯的祭物,却没有看重该隐的祭物。

也正因如此,该隐这样的行为,被上帝称为“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换言之,当人做的事情没有达到上帝的心意时,这本身就是罪。

就像有人说:“我没有偷人东西、我也没有说谎话,那证明我不是一个罪人。”的确如此,没有偷东西、说谎话,看似没有犯罪,但是,如果你看见一个人偷东西却没有任何反应,这难道不算同谋吗?如果你看见一个人在行骗,却没有出言制止,这难道不是变相的帮助吗?

恶人作恶事,可以被视为犯罪,但是如果一个本应该行义之人,却不做好事,这难道不算为恶吗?

记得有一位老师曾说:“黑暗只是做了黑暗应当做的事情,而光却没有做光该做的事情,所以这个世界日渐黑暗。”我想这话是不错的,当本应该发出公义声音的人闭口不言,任凭恶人肆意妄为,这个环境岂能不黑暗呢?

律法显出人行为上的罪,但圣灵却显明我们里面的罪。

得救,不是福音的结束,而是福音的开始。认罪、悔改也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更需要在余生之年常常省察自己,以至于奔跑属天的路程,到达成圣的地步。

不要允许罪在我们的生命中扎根,更不要为自己的罪找借口,乃要仰赖上帝的恩典,努力活出圣洁、尊贵的生命!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fritsje via pixabay.com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