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
微信

世界福音联盟首尔大会汇集124国家代表 亚洲最多 全球基督教重心转向南方与东方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0月29日 09:54 |
播放

作为全球福音派最大的联盟组织之一的世界福音联盟(WEA)第14届大会正在首尔召开。

大会于10月27日开幕,在第二天的记者会上,联盟联络主任兼本次大会媒体发言人布拉德·史密斯博士(Dr. Brad Smith)公布说,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124个国家的850名代表,是福音派运动中最具全球多元性的盛会之一。

同一时间,即10月27日至28日,韩国牧者会议(Korean National Pastors' Conference)也在爱的教会同步举行。史密斯介绍说,大约有4000牧者出席该会议。

他介绍说,最初世界福音联盟此次大会共有超过1500人报名,但由于旅行限制和签证问题,最终实际出席的人数有所减少。

史密斯介绍说,此次大会出席者的构成反映了当今全球基督教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他说:“昨天了解到,全球70%的基督徒来自全球南方和东方地区。而本次大会的参会者中,有71%来自这些地区,因此,我们反映出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

此次出席的850名代表的地区构成如下:
36% 亚洲
21% 非洲
17% 北美
12% 欧洲
3% 中东/北非
3% 南太平洋
1.5% 中亚
1.5% 加勒比地区

在谈到代表人数最多的两个地区时,他补充说,非洲派出了来自29个国家的182名代表,其中包括肯尼亚(27%)、布隆迪(12%)、卢旺达(12%)、南非(9%)和喀麦隆(5%);亚洲派出了来自21个国家的299名代表,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印度(29%)、巴基斯坦(12%)、菲律宾(11%)、尼泊尔(9%)和新加坡(6%)。

史密斯还就出席者的年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他指出,与会者的平均年龄为46岁,这标志着一次代际的更新,即新一代领袖更多涌现出现。 “如果你一直关注世界福音联盟的历史,就会发现这次大会明显和以往相比是更年轻的一次大会,”他说。“我们很高兴看到这次大会充分体现出了上帝在世界各地福音派群体中的作为。”

史密斯在介绍世界福音联盟的组织架构和使命时强调,该组织是一个由不同国家福音联盟为基础组建出的一个全球属灵大家庭。“我们工作的核心是建立各个国家的福音派联盟,”他解释说,“世界福音联盟的宗旨是为这些国家联盟提供支持和装备。”

他详细阐述了世界福音联盟的组织架构如何从全球层面延伸到地方教会的基层。“换句话说,世界福音联盟服务于九个区域联盟。这九个区域联盟又服务于各国的福音派联盟。每个国家联盟都有成员——包括宗派、教会以及本国的重要领袖,”史密斯说。 “因此,各国的联盟服务于各宗派,各宗派又服务于本地教会,而本地教会则装备信徒,使他们能够在分散各地的教会中服事,”他继续说道,“我们正在服事那些在福音前线——无论是在教会和社会各领域之中的人——帮助他们见证、宣扬和活出福音。”

史密斯称这次大会是“一个让家人们聚在一起彼此交流的家庭聚会”,并表示这一周大会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团契交流,对使命推动也有很深的帮助,“他们都在努力改进所在国家的福音派联盟,以便在自己的国家中更好地呈现福音。”

“来自世界各地的教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寻求神的指引——一个真正全球性的身体,拥有同一个信仰和同一个使命。”

即将发布的《首尔宣言》再度体现全球基督教重心的转移

10月29日当天,主办方与参加者分享了他们计划于闭幕之际发布的《首尔宣言》(Seoul Declaration)。大会媒体发言人就此发表了一些评论,他说:“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他介绍说,这份宣言的撰写汇集了世界各地神学家的参与,其中韩国神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基督教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刻——一份清晰阐述福音派神学的声明,其核心并非主要来自西方,而是来自东方。”

“它重申了数百年来基督教的正统信仰,但其视角却独具韩国和亚洲特色。”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