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7日
微信

印度教会呼吁认清呼召:在边缘中活出基督的五项神学任务

作者: 译者:Joanna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0月06日 09:24 |
播放

在全印度教会宣教大会(AICOCIM)第二日晚间全体会议上,前印度世界宣明会首席执行官、世界宣明会国际信仰与发展部门前负责人贾亚库玛·克里斯琴(Jayakumar Christian)发表了一场深刻的主题演讲,呼吁印度教会认清自己的呼召——在边缘中活出基督、努力服事。

克里斯琴指出,身处边缘并非历史的意外,而是基督信仰的刻意安排。他强调,纵观历史,那些改变社会的运动,往往诞生在没有政治或经济权力的群体中。他劝勉会众,不要在被边缘化时自怜自哀,而是要在这样的境况中辨认“神的指纹”。

边缘中的教会:出于神的设计

克里斯琴强调,基督信仰本身就扎根于无力与降伏之中。“我们的信仰选择无力而非掌权,”他说,并指出耶稣甘愿受苦并死去,正是对权力的颠覆性定义。因此,教会不应将边缘化看作诅咒,而应将其看作活出基督之道的机会。

“改变性的运动总是在边缘被生发出来,”他提醒会众,“当教会一味追求建立丰碑或争夺权势时,它就失去了独特性。但当教会勇敢拥抱边缘的身份时,它便有能力点燃改变整个国家的运动。”

他引用宣教家大卫·博世(David Bosch)的观点,指出唯有教会甘愿选择“有意的无力”,使命才能实现。“如果我们玩权力的游戏,我们的见证就与世界无差别了,”他警告道,“但若我们在软弱中忠心生活,神的能力便会彰显。”

克里斯琴坚持,教会不是以居高临下的身份在边缘服事人群,而是完全处于边缘之中。他说,这种区别反应了一种神学观念,即神不仅“为”穷人工作,而且与他们一起做工,并通过他们做工。

“教会存在的目的不是单单为穷人提供服务,”他说,“我们的呼召是与他们同在,并从边缘改变整个国家。若我们的信仰能对锁链中最脆弱的一环有意义,那么它就能对全印度有意义。”

他强调,福音的可信度取决于它是否能回应那些活在恐惧或居于低人一等处境的人。“当我们忧国家之忧,痛国家之痛时,福音才是有意义的,”克里斯琴说,“若非如此,印度便会说福音无关紧要。”

重新定义权力,表达神的心意

克里斯琴认为,教会身处边缘,是为了重新定义权力。不是去掌控或支配,而是彰显真正的能力在于降服、谦卑与舍己的爱。

“我们的任务,就是从边缘来表达神的心意。”他说,“印度在问:基督教的神如何看待儿童受虐、梦想破碎、恐惧捆绑?”教会必须成为揭示神怜悯心肠的声音。”

他回忆自己在世界宣明会事奉的经历,描述了所见过的边缘儿童的遭遇。他曾遇到过一位母亲说,她“不敢为聪颖的女儿做梦”,只因女儿感染HIV,却无法得到适当的儿科治疗。克里斯琴认为,这揭露了边缘生活的真相:“梦想是破碎的。”

“当教会进入这样的空间时,”他说,“它的责任就是给予肯定,即每个人都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的,因此,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

教会在边缘的五项神学任务

克里斯琴提出五个神学反思方向,作为印度教会见证的指引:

第一,教会必须发展一种新的权力神学,有意选择无力,来反映神国的样式。“边缘化与无力时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他说,“我们的信仰要求我们重新定义权力,而不是模仿社会的权利游戏。”

第二,教会必须清楚阐释身份神学,不断宣告每个人都是照神形象被造的。这一信念时基督教特有的,能带来尊严、平等与公义的深远影响。“若印度14亿人都能认识这一真理,”克里斯琴说,“我们的国家将被翻转。”

第三,教会必须培养愤怒神学,不是毁灭性的怒火,而是为神之形象被践踏的人群发出的公义之怒气。他提及在德里贫民窟中目睹的儿童遭受性侵的痛苦。“若我们的心不为神的心所痛而痛,就不会有任何改变。”他强调。

第四,克里斯琴呼吁建立圣灵神学,培养先知性的属灵生命。他说,若无圣灵的能力,单靠策略和计划是不够的。“热情是会传染的,策略却不会。”克里斯琴说,“我们需要有圣灵充满的教会,传福音给贫穷人,并勇敢面对属灵坚固营垒。”

最后,教会必须坚守真理的神学,在谎言与扭曲被体制化的公共领域中,勇敢说出真理。“在世界中,权力先于真理,”克里斯琴说,“但在神的国度里,真理先于权力,教会在此不可妥协。”

激情点燃行动

克里斯琴不断对比“运动”与“丰碑”,呼吁教会恢复其作为变革运动的身份。他提醒,制度与项目固然重要,但无法更新生命。唯有充满激情的生命才能带来改变的延续。

“福音不会因为我们的策略而扩展,无论它们有多么现代或数字化,”他说,“它只会因我们被圣灵充满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续而扩展。生命生出生命,计划永远生不出生命。”

他补充,激情必须源自对于边缘群体的爱,以及对神从未离弃他们的坚定信念。“教会在边缘的存在,正是神没有忽视边缘群体的明证。”克里斯琴说。

对诚信与可信度的挑战

克里斯琴提醒,要讲述这些神学,教会自身必须先有可信度。他要求领袖们反思自身的诚信与真诚,警告虚伪将毁掉福音的见证。

“坐在长椅上的普通信徒正注视着我们,”他说,“他们想知道:我们是否言行一致?诚信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必须要对会众负责,先自己活出神学,再来讲述神学。”

他以诗歌《因他活着》作结,诗中提到信徒能因基督活着而面对未知的明天。克里斯汀追问,印度数以百万计的边缘群体,能否因教会的见证而对未知的未来充满盼望。“如果不能,”他说,“那我们给他们便不是福音,而是唬人的把戏。”

克里斯琴的信息,与本次AICOCIM的核心议题深深共鸣。会议汇聚了来自印度各地的四百多位领袖,共同探讨教会的未来。克里斯琴邀请会众,将边缘化看作神圣的机会,而非挫败。

“教会属于边缘,”他总结道,“神正是从边缘开始转变整个世界。当印度看到福音能打动最软弱的人,它就会知道,我们的神是一位又真又活、充满慈爱的神。”

新闻翻译自:《国际基督教日报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