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遇刺后,多位牧师报告称教堂出席人数出现增长,特别是多年未参加礼拜活动的年轻群体。
致力于帮助教堂提升福音传播能力的共融团契(Communio)事工创始人兼主席JP·德甘斯(JP De Gance)认为,柯克传递的信息激励了许多年轻人通过教会社区体验基督教信仰。
“来自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伊利诺伊州和科罗拉多州道格拉斯县的教会的大量坊间反馈称,过去两个主日出席人数明显增加,”德甘斯告诉《基督邮报》。
“密歇根州一个教会反映,一些在教会背景成长却多年未现身的年轻人重新回归了。”
服务于全美约400间教堂的"共融团契"注意到,圣公会、无宗派教会及天主教等不同教派均出现出席人数增长。
针对这起轰动全球的命案为何引发年轻人回归教堂,德甘斯分析称,当同龄人遭遇暴力死亡,可能促使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德甘斯解释说,许多年轻人,尤其是 20 多岁的年轻人,常常认为死亡离自己很远。然而,柯克的遇害似乎促使全美各地的年轻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转而寻求基督教社群。
柯克是保守派团体“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和“美国转折点信仰”(TPUSA Faith)的领导人兼联合创始人,9月10日,年仅31岁的柯克在犹他谷大学与听众进行问答时被枪杀,而就在不久前,他被问及跨性别者大规模枪击事件。嫌疑人是22岁的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
德甘斯还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柯克,以及他对婚姻、家庭和为基督而活的看法,而这些信念正是据称凶手指认的作案动机。
“我认为这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反省,”这位“共融团契”的创始人告诉《基督邮报》。“这引发了一定程度的自省——人们开始追问‘我当下为何而活?’”
尽管据报道,多家教会的礼拜出席人数激增,但德甘斯鼓励宗教领袖实施计划,确保那些首次或长期缺席后仍参加教会礼拜的人能持续吸引,并更积极地参与其中。
虽然教会必须传福音,但德甘斯坚持认为,最佳方式建立在“倾听者与传递者间的信任关系”基础上。
“我们的核心建议是:如何精心营造真实信任与社群共存的环境,从而更有效地传递福音?”他问道。
共融团契的创始人建议教会制定计划,让新来者和回归教会的人参与到敬拜以外的其他活动中。
“例如,组织一些对年轻人来说不太说教的社交活动。比如极限飞盘或踢球之类简单并有趣味的活动,让人们参与其中并建立关系,”德甘斯说。
他建议的其他一些活动,包括棋盘游戏之夜或针对年轻父母的社交活动,也能让人们与教会和信仰社区保持联系。
“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建立真实的人际社区,才能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中,信仰见证的分享也很自然,”德甘斯说。“在这种环境中,你可以了解一个人自己的故事,来到教会的人会感觉到他们认识了某个人,他们对教会很感兴趣。”
“而且他们正在寻找归属感。”
本月初,巴纳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Z世代的信徒比老一辈更频繁地参加礼拜。该集团的数据来源于1月至7月进行的5580次在线访谈。
在调查了3579名去教堂的成年人的教堂出席模式后,该集团发现,平均出席率为每月1.6次。而Z世代的这一数字上升到每月1.9次。
巴纳集团还分析了从2000年1月到今年7月收集的132030名美国成年人的数据,发现从2020年到2025年,美国最年轻的两组成年人的每月教堂出席率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美国圣经协会《美国2025》报告中对教会出席率的另一项分析发现,Z世代的教会参与度明显低于他们的上一代。
该报告分析的群组包括Z世代、1982年至1996年出生的千禧一代、1965年至1981年出生的X世代,以及1964年或更早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和老年人。
该报告通过向受访者提出五个问题来衡量教会参与度,结果发现,只有35%的成年Z世代受访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机会学习和成长我的信仰”。
与此同时,46%的千禧一代、婴儿潮一代和老年人认同或非常认同他们有机会成长自己的信仰,X世代受访者的这一比例为48%。
新闻翻译自:《基督邮报》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Vince Fleming via unsplash.com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