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微信

我们的身份与价值在于“上帝的呼召与恩典”,不在于外在的物质

作者: 沐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7月03日 09:31 |
播放

许多年前,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有或者远不如今天发达,人们如果需要购买东西就必须到实体商店去买。而现在,透过网络我们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购买几乎任何东西。过去,即便我们看到了电视或宣传单的广告,也必须要去商店购买。而现在,无论我们在何处看到商品的广告,几乎都能够在网络上马上下单购买。因此,一则广告投放以后的营销效率就比过去提高了很多。我们必须注意到,现在人越来越依赖各种搜索引擎,透过这些搜索引擎查询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而且这类的服务几乎是免费的。

但有句俗话说得好——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至少这句话套用在这些搜索引擎上是很合适的。提供这些搜索服务的公司,基本上我们可以认为就是广告公司。他们透过搜集人们搜寻的记录分析,让广告在我们所用的网络世界中无所不在,激起我们的购买欲望,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下单购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赚取了巨额的广告费用。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这样的做法就是全然不好的,毕竟它带给现代人许多的方便性,只要我们可以节制购买欲,不要过度消费,这就是一件好事。

不过,我们也知道广告的目的就是要激起人们的购买欲,尽可能地让人们口袋里的钱全部都拿出来消费。 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一种现象,就是人们盼望可以透过购买商品来形塑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比如,一些人之所以购买名牌包,往往考虑的不是商品的实用性,而是它所代表的身份。

这并不是要批评拥有名牌的商品是不好的事。但必须注意到的是,就如社会学家布赫迪厄所认为的:现今的社会正在进行一场购物的社会竞赛。他说我用我能买得起的东西来向别人证明“我是谁”。这样的竞赛会伤害我们追求信仰的心。因为对信仰来说,“我是谁”是透过上帝的呼召,让我们成为祂所要塑造的样子。而当我们用购买的商品来定义自己是谁,就如路加福音所说的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我们就不是积财宝在天上,而是积财宝在地上。

对于基督徒来说,上帝可以透过许多的方式让我们得着恩典。当然有时候,上帝也会赐给我们恩赐,让我们赚取世上的钱财。就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8章中,提到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们因着主耶稣基督赐给他们的恩典,让他们可以成为富足。当然,严格来说这里的富足未必一定是在金钱上的,但从实际情况来说,保罗在这里暗示他们在金钱上确实得着许多的恩典。 就如保罗说既然你们现在富足,就应该帮助那些贫穷的。保罗劝勉他们应该热心捐献以帮助耶路撒冷教会。当他们愿意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因为上帝的恩典让他们富足,而陷入了金钱的试探之中,不愿意用感恩的心来使用这些财富。

对于基督徒的我们来说,领受了不少的各样的恩典与恩赐,特别是在金钱上。虽然有时候在教会经费上有一些拮据和不足,却仍然因着上帝的赐福可以平安度过财务的问题。而从过去到现在,很多基督徒在金钱方面也成为了美好的榜样,无论对内或对外,经常透过一些事工帮助在经济上有需要的群体、教会或机构,这是非常美好的见证。在当今这个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基督徒也正在形塑一种新的身份认同——不是透过购买某种物品,而是透过他们所赚取的金钱去帮助和服事别人。求主保守,让我们也可以成为愿意分享恩典与帮助别人的人。

在笔者的牧会生涯中,也曾经遇到许多热心的弟兄姊妹。他们透过他们的奉献,让教会可以有能力供应全职牧师,帮助这些全职牧师能够持续性地在教会服事。不少基督徒固定地一年奉献一笔金钱,通过这些奉献让教会的福音事工能够持续发展。而当一所教会的经费充足时,也能够帮助一些弱小的教会或机构持续发展。盼望每个基督徒都能够学习慷慨分享与乐捐,把财宝积攒在天上,而不是热衷于购买商品,把所有的钱财都耗费在自己身上。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