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7日
微信

圣书如何在我最需要时,给我明确指引?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9月26日 09:44 |
播放

当我还小的时候,我母亲就教导我说“不会祷告读诗篇,不会做人读箴言”,所以诗篇和箴言两卷书相对其它书卷而言我读得比较多。只是读经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一件事:圣书并没有具体地指导我说:“温良,你在这件事究竟该怎么办?”

比如,当我面对学业困境的时候,圣书好像也没给我具体的解决方案;当我面对人际关系的艰难时,圣书好像也没有告诉我每一步具体该怎么办。

所以,在某一个时期,我仅仅把圣书当作一本记录历史的书去看,并没有将其与我的生命联系在一起。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经常会在不自觉中犯下错误,我自然也不例外。

记得当时我刚刚踏上职场,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职场技巧,我都毫不了解。然后当时单位有一位前辈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请我吃火锅。

对于初入职场的我而言,有前辈请吃饭当然是充满喜悦,另外对于常常以面条代餐的情况下,能吃上涮羊肉,也让我充满感谢。

所以,当时在吃饭的过程中,我完全地向对方敞开了内心,无论是自己梦想、家里的私事,席间我都和这位前辈分享......

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平常的晚餐,没想到一个星期之后,部门的领导就找到我说:“你是不是不想在这里工作了?你志不在此啊......”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当时在饭桌上单纯说的话,被这位前辈不知道传给多少人听!

当领导和我谈完话之后,我头脑中忽然浮现出一句圣书的话:“不要吃恶眼人的饭,也不要贪他的美味。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他虽对你说,请吃,请喝,他的心却与你相背。你所吃的那点食物必吐出来,你所说的甘美言语也必落空。“

或许这位职场前辈也算不上“恶人”,但是这件事却清楚地提醒我,有些饭不那么容易吃!

同样,通过这件事之后,我猛然间发现,圣书的话语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有智慧。虽然它并没有指着我的名字说:“温良,此刻你该做什么”,但是圣书中却清楚地记载了在不同的情况下,人究竟该如何去做。

当然,所谓的人物介绍、历史部分,也是不断提醒后世之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记得还有一次,当时也是初入职场,就有一个女同事邀请我到她家去吃晚餐。当时我也没想其它的,然后就去她家做客。其实最开始还好,但等到吃晚饭之后,对方就有意无意地暗示我今晚可以留在她那里过夜......

诚实地讲,心中没有波澜是假话,也有情欲的冲动和试探。但是在那一刻,我想到的就是约瑟的故事。他面对主母的诱惑,口里面所说的话“我岂可做这大恶得罪上帝呢?”一下子给我胜过情欲的力量,很快我也就离开了女同事的家。

客观来说,也许我们不能回到圣书人物的时代和背景中,但是这些圣书人物所经历的事情、心情的变化、所做出的选择,在如今这个时代中也同样可以参照。试想一下:“约瑟面对的情欲试探和如今情欲的诱惑有怎样的不同呢?基哈西的贪财之心和如今的贪心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一切都如此相似。所以,当一个基督徒认真读圣书、用心去思想,自然就会知道自己脚下的路在哪里。

想到保罗劝勉提摩太说:“圣书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保罗也在罗马书中写道:“从前所写的圣书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书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

这两处经文都清楚地谈到圣书对圣徒生活的影响,其目的就是“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所以,作为基督徒更要将阅读圣书当作极为重要的事情,因为圣书的话将会如明灯一般照亮我们的生活。只是,可悲之处在于,如今很多圣徒已经沉迷在世俗的宴乐和娱乐中,早已将圣书放在了阁楼之上。

记得有一段戏谑的话说:“手机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它使我躺在被窝中刷微博,领我在马桶上看微信。它使我的欲望苏醒,为抢红包引导我直到深夜。我虽然在哪里都玩手机,也不怕没电,因为有充电宝与我同在;你的转发,你的点赞,都安慰我。在我朋友面前,你为我打开销路;你用触屏绑了我的手,使我的浮躁满溢。我的一生一世必有微信随着我;我且要住在有wifi的房中,直到永远。”

当擦边类视频被我们认为习以为常的时候,当我们同样乐在以丑为美的风气中的时候,当我们对着屏幕傻笑的时候,或许这已经证明我们离开圣书的话语太远、太久了!

时至今日,我清楚地明白,圣书不是记录基督教的清规戒律;恰恰相反,它是人行事为人的指南,是智慧与蒙福的源头!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