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蓝海牧师的信仰与服事之路(一):信仰初启蒙与黑夜中的神迹
故事|蓝海牧师的信仰与服事之路(二):迷失浪子——我怎么把我的主给忘了呢?
故事|蓝海牧师的信仰与服事之路(三):悔改归主,走向服事之路
第七章:来自妻子的逼迫
蓝海改变了。这一次,他是真的改变了,已经脱去了旧人,穿上了新人的样式。
然而,也是从这个时候起,蓝海的妻子就开始逼迫蓝海了。
妻子觉得蓝海是“中邪”了,被那个什么耶稣迷得五迷三道的。所以她开始拼命逼迫蓝海,不想让蓝海信仰,更不想让他服事。在妻子看来,蓝海这个人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人长得也好,工作也好,就是信了什么耶稣以后突然就变得不正常了。既然如此,不是耶稣的问题还能是谁的问题?
那个时候的蓝海信仰极其火热,见谁就跟谁讲信仰,非常想要跟人讲耶稣的事情,传讲福音非常火热,无论是跟谁讲都不会感到羞耻。无论对方信不信,只要对方愿意,蓝海就会给他们祷告。
1990年代初,蓝海受洗了。在受洗的时候,蓝海就很希望能够讨主耶稣的喜悦,很想要能够更深地认识祂,信仰能够更加长进。
耶稣同意了,但是妻子不同意——妻子不想让蓝海信仰,更不想让他服事。全职服事?这在90年代初的农村,无异于自断前途,对此妻子完全无法理解。
因为蓝海信主,妻子看他信主了就感到非常不爽。因此,她选择了逼迫蓝海、恶待蓝海。那个时候一般教会聚会都是在晚上,白天人们要干活、上班,没有时间。蓝海晚上去教会聚会,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家门被反锁了,根本进不去。叫妻子开门,结果妻子过来打开门以后,一脚就把他踹在了地上。有的时候聚会回来就已经很晚了,蓝海还没有吃饭,他想吃饭,妻子就把饭碗一把抢回来,然后给扔到外面去,让蓝海连饭都没得吃。而且还对蓝海说:“你信耶稣,耶稣不会叫你饿着。你不用吃,吃啥吃?”
北方的冬天晚上是很冷的。有一次蓝海晚上10点多聚会回来,妻子无论如何就是不给他开门。蓝海在外面敲门,妻子在里面明明听见了,但就是不给他开门,而且还冷眼嘲笑蓝海,说蓝海不是信耶稣的吗?信耶稣的根本就不冷,怎么会冷呢?冷的话就说明不是真信耶稣的。妻子就让他在大门口外面一直冻着。在外面待的时间长了以后,蓝海太冷了,冻得实在受不了,就抱个石头,抱来抱去,这样运动起来以后身体就没有那么冷了。蓝海在外面受冻,妻子就在屋里看着他受冻,边看边笑。
其实对于基督徒来说,有不少基督徒都曾经遭受过来自家人的逼迫,但是基本上都是丈夫逼迫妻子,极少有妻子逼迫丈夫的。而蓝海的妻子不但逼迫自己的丈夫,而且曾经闹到了以离婚相逼的程度。
蓝海信仰以后,就开始对主大发热心,后来得到一个去读神学的机会,他就决定去读神学。妻子不同意蓝海去读神学,对他说:“你要去上神学,那我就跟你离婚。你想去上神学也可以,等咱们离了婚,随便你怎么去上神学。你出去就跟个和尚似的到处乱跑,我跟你过日子图什么?”
妻子之所以逼迫蓝海,其实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在妻子看来,之前蓝海在镇里上班,在当时可以说这是很好的工作了,多少人都求之不得,想要进到镇里工作真得很不容易。单位领导想要有意培养他,想要给他提干。结果蓝海直接就给拒绝了,他说他是基督徒,不愿意提干。
蓝海的妻子得知消息以后,非常生气。“什么基督徒?基督徒是能管吃还是能管喝?越听我越气。”
那时候大家都在忙着做买卖、奔小康,可是在妻子的眼里,蓝海却是整天都在不务正业。她对蓝海说:“你到底在瞎搞什么?整天跟那些老妈子混在一起。就你一个青年,你是不是中邪了,是不是糊涂了?”
原本在妻子的想法看来,蓝海好好在镇上上班就挺好的。后来“下海潮”兴起,镇里单位出钱让他去外地学了彩印技术,回来本地办个印刷厂,这样也是挺好的。
结果,两个选择蓝海一个都没有选。他的选择是彻底辞职,然后服事上帝。
得知消息以后,妻子简直就要疯了。等到蓝海回到家里以后,妻子对他就是破口大骂:“你可真厉害,人家都是老板炒员工的鱿鱼,你可倒好,直接把领导给炒了。你是不是神经不正常了?多少人脑袋削尖了都要往镇里钻,就你辞职,你脑子是不是有毛病?”
蓝海没有回答,而是拿出圣书开始看圣书。妻子依然不依不饶:“你看什么圣书,看这经干嘛?看了是能管吃还是能管喝?”
蓝海不但看圣书,而且他还决心去考神学、上神学。为了不让他看圣书考神学,妻子把他所有的时间都给安排得满满的,为的就是不让他看。结果他还是晚上也看,白天也看,只要有空就会看。
一段时间以后,神学考试的日子来到了。妻子不想让蓝海考什么神学,于是就努力给他添乱,让他不能专心考试。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孩子。到考试的时候,蓝海在考场里边考试,妻子就来到了考场,走到窗户边跟他说,孩子找不着了,孩子出去玩得时候走丢了,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孩子失踪了。其实孩子根本就没有失踪,而是妻子把孩子给藏起来了,故意给他这么说,好让他分心不能好好考试。
妻子知道,但是蓝海不知道啊,听闻孩子失踪了,他吓得放下纸和笔就跑。这个时候,妻子绝对想不到的是,就算她百般拦阻,蓝海最终居然还是读了神学,并且成为了一名传道人。
从神学院毕业以后,蓝海就开始服事教会,整天东奔西跑到各个教会去讲道、服事。
可是妻子还是没有放过他。他一出去聚会,妻子就拽着车子不让他出去。后来蓝海就祷告,在祷告中他说:“我背也要把妻子背到主你那里去。”妻子听见了就说:“你以为你想背就能背吗?我不上去你怎么背?无论如何我绝对不信你的耶稣。”
妻子那时候是搞理发的,收入颇丰,但也因此颇为市侩。她跟蓝海说:“叫你的上帝给我一抽屉钱,我好看看你的上帝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我就跟你信。”
当时有好多人都信了耶稣,但是妻子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谁信耶稣,我都信不了耶稣;不但不信耶稣,我还要逼迫耶稣。”
第八章:十架在前头,世界在背后
蓝海成为了一名传道人,他开始殷勤服事主的教会。透过他的服事,很多人得以接触福音,很多人的生命得以改变和更新。
但是,有一件事蓝海从来未曾忘记:他不止是想要服事到外面的很多人,更想要服事到他自己的家人,让家人也能够认识上帝。
想要改变家人,似乎从来都没有别的诀窍。如果说“诀窍”,蓝海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努力地去爱,拼命地去爱。面对百般逼迫他的妻子,蓝海的选择是,妻子越是逼迫他,他就越积极地去爱她。对此,在许多年漫长的时间当中,蓝海有很多的付出。他一边为妻子接受福音积极祷告,一边努力地服事她,让妻子能够感受到来自丈夫的这份爱。
蓝海对妻子有许许多多的爱和关怀,通过这些慢慢地去影响她,在潜移默化当中去改变她。“就算本来不该我做的,我也要去做,不该我付出的,我也必须付出。什么不该?在我这里,只要妻子能够改变,就没有不该做的。最终能够赢得她的方法就在这里。”
那么,蓝海是怎么去爱、去服事他的妻子的呢?作为丈夫,蓝海给妻子洗过很多次脚。他的妻子前后做了接近二十年的理发工作,由于工作的需要,一天当中的大半时间都得站着,等到好不容易结束工作回到家,已经浑身疲惫、腰酸腿疼。这个时候,蓝海的选择是给妻子洗脚,通过洗脚这种方式去疼妻子、去呵护妻子。
为什么要给妻子洗脚?在蓝海看来这就是爱,爱不是说的,而是做的。通过洗脚这样实际的爱和服事让她感受到来自丈夫的爱,进而感受到基督的爱。用这样世间难觅的爱来折服她,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知道归知道,想要做到却是难之又难。太多的人,能说却不能行。
那么,蓝海为什么能够这么做?在他看来,做到也不是那么难,只要有一颗爱主的心那便足够了。只要是为了主,什么事情他都愿意去做。妻子一直在极力地逼迫他信仰和服事,蓝海深知:如果他想要把这个拦阻给除去,就必须得有足够的牺牲和付出。而且在去做这些事情时候,蓝海心里并没有任何不满和向着妻子的怨恨,而是满心甘甜的。因为蓝海相信,他所有的付出和牺牲一定不会是白白的,一定会有结果。通过他的付出和牺牲,一定能够使妻子来到主面前。终有一天,妻子一定不会再成为他的拦阻。
1990年代中期,在上帝的奇妙引导还有蓝海无怨无悔的爱和服事之下,蓝海的妻子正式受洗归主。在这之前,长达9年的时间里面,她一直在极力地逼迫蓝海。因着妻子,蓝海受了9年的苦。
蓝海的父母以前也不信主。蓝海和他父母的关系很不好,父母处处看他不顺眼。尤其是母亲,不是亲妈而是后妈,他们之间更是仇敌的关系,“巴不得对方赶快去死。”然而,在蓝海的殷勤服事之下,他们全都改变了。蓝海对他们说:“如果我不信耶稣,那你们就享受不到儿子现在对你们的孝敬。”这些父母没有否认,也没法否认,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全部都是事实。
2010年,在一个牧者培训班上,蓝海被按立成为了一名牧师。
其实,按照那个时候他自己的想法,他并不想被按立,不想成为牧师。对于成为牧师,他并没有这个方面的追求和期待。对他来说,只要做一个教师就已经足够了。能够带领弟兄姊妹学习圣书、在真理和生命上不断更新和建造,这些就已经足够了。蓝海看重的就是这个,因为他从起初所领受的也是这个。对于职分,他里面没有任何兴趣。
因此,当学习班的牧者想要按立蓝海为牧师的时候,蓝海没有同意。在他看来,牧师的名号这只是外在的一些东西。蓝海对牧者说:“如果我要追求这个的话,何必要到教会里来呢?在社会上追求这些不是更好吗?”
为此,学习班的牧者做了很多工作,给蓝海解释成为牧师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好的服事。学习班的牧者对蓝海说:“之所以按立,不是为你,而是为教会。”
牧师按立典礼上,当牧者的手按在他头上为他祷告时,蓝海心中并没有功成名就的喜悦,只有深深的敬畏与感恩,以及一份沉甸甸的、为群羊负责的托付感。因为他知道,成为一名牧师这并非终点,而是更大的服事的起点。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当初菜园旁边与老牧师的偶遇,想起了那个黑夜中突如其来的奇异光明,想起了曾经忘记主、身患重病的日子,想起了来自妻子和家人的诸多逼迫,想起了那个年纪轻轻喝农药自杀的女孩,想起了曾经备考的艰苦岁月,想起了在神学院中的朗朗书声……
结语
蓝海牧师的故事,是一曲在中国乡村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信仰凯歌。它有力地见证着:信仰的真谛,绝非一次性的决志祷告,而是一条持续被上帝的光照亮、不断悔改归正、一生回应神圣呼召的漫长旅程。在这条路上,每一次转向上帝,都是生命更深地被祂得着的过程;每一次为祂放下世界的“好处”,都是在永恒的国度里积蓄那不能夺去的财宝。这条路,通向人生命的深处,也指向天上永恒的价值,这就是蓝海牧师——一位中国乡村的基层牧者——用一生所书写的“信仰与服事之路”。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