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信耶稣不读圣经可不可以?”当初她自己信耶稣是因为被人带到教会,听到台上的赞美诗歌后而信主的。她自己也很喜欢唱诗歌,对圣经就显得不是很有兴趣。一点不夸张地说,诗歌她能背上的很多,但圣经记住的不多。每次她听到台上的教导,要多读圣经、多背圣经的时候,总觉得没有必要,并不是很认同。因此她有这样的疑问,不读圣经可不可以?多唱一些赞美诗歌不是一样的嘛。
这位姊妹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圣经对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内有得救之道
关于圣经,我们所公认的是其中有得救之道。圣经不仅指引信徒走向救赎,它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道德教导。书中记载了从创世到末世的诸多故事,展示了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和演变。圣经的教义影响了法律、艺术、文学和政治等多个领域,成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基石。它鼓励人们追求正义、仁爱和谦卑,同时提供了关于如何在世上生活的有意义的指导。通过圣经,信徒们得以了解上帝的旨意,并在信仰中找到力量和安慰。
圣经不仅是一本文学书籍,内中还有上帝对人的揭示,将得救之道蕴含其中,使人藉着上帝的话能够回到上帝的救赎之中,得着那莫大的恩典。
是生命改变和更新的基础
人生命改变的基础是什么?当然是通过上帝的话来改变。它如同灯塔指引迷航者,又如甘泉滋润干渴的心灵。通过聆听、学习和实践上帝的话语,人们的心灵得以更新,行为得到矫正。信仰的实践不仅限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它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中。上帝的话语教导我们如何爱人如己,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希望,以及如何在顺境中保持谦卑。因此,上帝的话语是生命改变的基石,它塑造我们的品格,引导我们走向更加光明和有意义的未来。
是抵挡引诱和试探的最好方式
信仰之路,常有试探和引诱。但主耶稣给了我们最好抵抗试探和引诱的方法,即“经上记着说”,也就是上帝的话。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我们应当像耶稣一样,依靠上帝的话语来坚固我们的信念。正如诗篇所言:“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我们应当将上帝的话语深植于心,让它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和心灵的灯塔。通过祷告和默想,我们可以得到力量,去战胜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诱惑。让我们不断寻求上帝的面,聆听祂的话语,这样我们就能在信仰之路上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保守在主的心意之中
作为跟随主耶稣的人,理当时刻保守自己在上帝的心意和话语之中。要想真正地在主的心意之中,就必须严格遵守主的话语和教导。这不仅意味着在道德和行为上遵循圣经的指导,还包括在信仰和祷告上与上帝建立深厚的关系。通过不断地研读圣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上帝的旨意,并在各种生活情境中做出符合上帝心意的决定。此外,与教会的弟兄姊妹们一同参与团契生活,互相鼓励和监督,也是保持在主心意之中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样的生活实践,我们能够不断地成长,成为上帝喜悦的门徒。
确实也有部分的弟兄姊妹如上述的这位姊妹一样,很重视唱诗,不重视读经。但我们要清楚的是,唱诗和读经都是信仰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经是与上帝对话,聆听祂的话语,而唱诗则是回应上帝的爱与恩典。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应当鼓励弟兄姊妹在敬拜中平衡这两方面,使我们的信仰生活更加丰富和完整。通过读经,我们可以得到属灵的滋养和指引;通过唱诗,我们可以表达对上帝的敬仰和赞美。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在教会中营造一个既重视读经也重视唱诗的氛围,让每个信徒都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和得着力量。
要重视圣经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要忽视圣经中的智慧和指导。它不仅是信仰的基石,也是道德和精神生活的指南。通过阅读圣经,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如何生活、如何对待他人以及如何面对生活挑战的深刻见解。圣经中的故事和教义,历经世代传承,至今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定期研读圣经,参与圣经学习小组,或与他人分享圣经的智慧,都是加深我们对圣经理解的重要途径。让我们珍惜并运用圣经中的教导,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指导我们的日常行为。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