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在上海天主教息焉堂弥撒结束后,天主教按其礼仪在圣殿后右角的追思台为基督徒艺术家岛子举办了拉丁追思弥撒。
据悉,在这次天主教逝者弥撒中纪念岛子是由一位天主教友郭姊妹发起的,这位教友曾与神父和其他义工共同接待过岛子访问息焉堂。息焉堂亦是接受了岛子圣画像《忧伤的基督》的教会之一。据基督徒剧作家姜原来老师透露,岛子曾专门拜访过该堂,并与神父及教友们深入交流分享。岛子曾说:“待他退休后要找时间来这里住段时间,看看能不能画一画这座教堂。”
岛子《忧伤的基督》,息焉堂收藏(图:基督时报/刘索菲)
举办追思弥撒的神父虽并未与岛子见面,也不曾了解过岛子的生平和画作,但在浏览岛子的一次采访时有不少感动,周六弥撒讲道中也提到了岛子。在采访中,有人曾说岛子培养了很多的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对得起清华了”。而岛子却说:“希望对得起耶稣。”说到这,他声音哽咽了。神父还提到了一个细节,称岛子原本是诗人,而他画画的原因是“他信主以后,想要用一种语言来表达他的信仰”,为自己的画作起名为“圣水墨”,“每一幅作品应该有灵魂”。神父认为这两个细节体现了岛子对自己信仰的表达与实践。
众教友一同追思与纪念(图:基督时报/刘索菲)
在追思弥撒中,现场天主教教友与新教教友一同歌唱拉丁文诗歌《安所礼》,并在神父主持的拉丁文追思弥撒中共同纪念逝者。
神父主持追思弥撒(图:基督时报/刘索菲)
这次天主教教友为岛子举办追思弥撒让新教基督徒深有感动,基督徒剧作家姜原来说:“新教的同工和弟兄姐妹们深深感谢天主教同工和弟兄姐妹们主动倡议和安排的这次追思弥撒,这是广义基督教大公精神的又一次真切体现!”
此次追思弥撒与岛子一同被纪念的人还有其他天主教教友和非基督徒去世的家属。
众教友一同唱《安所礼》(图:基督时报/刘索菲)
岛子,原名王敏,著名基督徒艺术家、画家、诗人、当代美术评论家,现为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国际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后开始进行“圣水墨”的创作,将其对基督信仰的理解与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结合,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2015年他的作品《上帝与黄金》获得第20届德国米苏尔基金艺术创作奖,是将中国传统水墨大写意手法与基督精神融合的创新之作。作品被印刷和制作成三千多件巨幅幕布,于大斋期悬挂于德语国家及欧洲三千多个教堂的祭坛,用以祷思冥想。这件作品在德国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和关注,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和艺术意义。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