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9日
微信

从三个小故事看一位牧师的服事历程:如何洗净铅华 返璞归真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9月19日 14:24 |
播放

陈牧师是一名传道人,已经在一个北方省份服事了接近四十年的时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现在。他是一个很真性情的人,相信熟悉他的人大抵都会认同这样的看法。他活得很真实且踏实,正因为如此,他说出去的言语仿佛也带着一种神奇的能力——很容易就能够让别人相信。

然而,陈牧师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为了变成一个真实的人,陈牧师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当中,陈牧师一直在和他里面的虚荣和伪善争战。在这个过程当中,既有陈牧师自己的反思和悔改,更有圣灵的责备和提醒。

下面将要讲述的是真实发生在陈牧师身上的三个故事。希望透过这几个故事,我们也能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成为一个真实地活在上帝和众人面前的人。

炒鸡换咸菜

三十多年前的1990年代初,陈牧师当时在一个地方办神学培训班,并且他还是主讲人之一,带着培训班的二三十个学生。

和现在很多人以穷为羞辱非常不同,受到历史传统和苦难神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那个时候很多传道人的属灵观念还是“穷苦死”。“穷苦死”的大概意思可以用三个词来说明——一个基督徒越穷越属灵、越穷越光荣、越穷越爱主。

那个时候的陈牧师还非常年轻,只有二十多岁。年轻人虚荣心普遍很重,陈牧师也是如此,他非常想要成为一个非常属灵并且爱主的人。

有一次,陈牧师家晚饭炒了一只鸡改善生活,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非常开心。要知道,那可是1990年代初的内地,能够有肉吃而且还是一整只鸡,这可是极其难得的。一碟咸菜、两个馒头,这才是当时那个时代很多人吃饭的真实写照。

就在陈牧师和家人津津有味地吃鸡的时候,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具体是谁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大概率是教会的弟兄姊妹,”陈牧师说。这可怎么办?“平时生活过得那么艰苦,现在要是有教会的弟兄姊妹进来一看——陈牧师家里正在吃炒鸡,这可如何是好?”

年轻的陈牧师反应很快——为了不让弟兄姊妹看到自家在吃炒鸡,他就把这盘炒鸡给藏了起来,端到了厨房,饭桌子上就留了一盘咸菜。

在外面敲门的果然是教会的弟兄姊妹。陈牧师打开门,发现是教会的两个姊妹。看到陈牧师家的饭桌上只有一盘咸菜,两个姊妹心里很难受。她们说:“陈老师你的生活这么艰苦,我们实在太亏欠了……”

听两个姊妹如此说,陈牧师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难得吃一次鸡,非常高兴,可是听她们这么说,我心里头那个打仗啊。后来因为这个事情我就想了很多,如果我要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话,那可就太可怕了——我不就妥妥地成了法利赛人了吗?太虚了,太假了,身为基督徒甚至还是牧者,可是却连真实都没有了,非常虚伪。”

鸡肉很好吃,可是这次吃炒鸡陈牧师却吃得很不开心。他这一辈子吃了很多次炒鸡,却只有这一次吃炒鸡的经历实在难以忘记。

祷告垫与看电视

陈牧师挺喜欢看电影和电视。

放在今天,这实在算不上什么问题。可是放在1990年代的一个牧者身上,这可就是天大的问题了——牧者怎么能够看电视呢?对当时的基督徒群体来说,普通基督徒可以看电视,但是牧者和传道人那绝对不行。

可是年轻的陈牧师就是喜欢看电影和电视。为了能够顺利观看电影、电视,陈牧师可谓煞费苦心,做足了准备——每次看电影、电视之前,他都得先铺好祷告垫子,然后提前把电视、电影的声音调得很低,不敢开太大。

陈牧师表示:“要是让弟兄姊妹不小心看到就坏了,‘哇,传道人在看电视’,这样岂不是说明我很不属灵吗?我得把祷告垫子先铺好,然后声音还必须开得很小,因为那个时候都是住在教会里,房间外面就有人,绝对不能让外边的弟兄姊妹听见电视、电影的声音。”

就这样,陈牧师在自己房间里看个电视都得偷偷摸摸地,一旦听见有人敲门就马上把电视关掉。“这样的话,弟兄姊妹进来一看,‘啊,好感动啊,陈牧师又在祷告了’。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啊!就是要让大家把你看得很属灵。可是,其实这样多虚假啊?没有人的时候就看电视,有人了就跪在那里祷告,表演给人看。那段时间其实圣灵一直在感动我同一句话,但那时候我就没往这方面想——‘你要防备文士和法利赛人’。我那个时候很年轻也很骄傲,我觉得文士和法利赛人这都什么年代的事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和今天有什么关系?八竿子都打不着。”

虽然陈牧师努力地抵抗圣灵,可是圣灵却还是在继续工作。有一次在圣灵的带领之下,他一对照然后就对上了——这样的做法和法利赛人有什么区别?陈牧师说:“主啊,对不起,我这样的话就真成法利赛人了,都是假的,连真实的自己都不敢去面对了。”

传道人的“虔诚比赛”

只有陈牧师才这么虚伪吗?当然不是。年轻、虚荣的陈牧师的样子也只是当时整个时代无数传道人的一个缩影罢了。

与吃鸡和看电视相比,其实还有更加过火的呢!“后来简直都成为了一种风气了,虽然都是传道人,但是大家暗中较劲,就是要看谁更加‘虔诚’,”陈牧师说。

比如说四名传道人一起同工出去服事,传道人们就会暗中较劲,拼命地比谁更加属灵。本来到了吃饭时间了,可是吃饭的时候有个人却找不到了。找了半天,最后发现这个人在房间里祷告。不但如此,当喊他吃饭的时候,他回答说他在禁食,不吃饭。

如果一个人真这么属灵和虔诚那其实也很好,可是据陈牧师所知的是,其实很多人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说白了不少人其实是在表演——别的时候并不祷告,等到快要吃饭了然后这个时候在房间里跪着开始祷告了——就是表演给人看的。

事情到这里为止还没有结束。陈牧师说:“你说人家弟兄姊妹都做好饭菜招待了,现在一个同工禁食、祷告去了,你说现在我们剩下的三个同工要不要吃?如果四个人都不吃的话,那人家会怎么想?会觉得自己招待很不周到,四个同工没有一个人肯吃饭。可是如果我们三个同工要是吃了,那也有问题。吃了的话就表明我们这三个人肯定不如那个禁食、祷告的人属灵。弟兄姊妹都很喜欢说,这样的事情传来传去,很快就会在当地的教会圈子里面传遍。就这样,属灵的好名声就叫那个禁食的人给抢去了。”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以后,圣灵就在陈牧师心里大大动工,陈牧师就开始看到他的信仰和服事当中所存在的很多虚伪的地方。他开始不断反思自己,努力改变,把真实无伪而非虚假的那个自己呈现给大家。

笔者手记

陈牧师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他个人的挣扎与成长,更是许多人在信仰与生活中的虚假和伪装。我们是否也曾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维护表面的“属灵”名声,而藏起真实的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活成了舞台上的演员,却忘了其实真正的观众唯有上帝一人?

信仰的本质,从来都不是我们完美无瑕的表演,而是破碎后的挣扎、反思和重建。真正的属灵,也从来都不是外在的“穷苦死”,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与上帝、与别人、与自己的和解与真实。当我们敢于摘下面具、承认软弱之时,才能感受到恩典的深度,进而真实地活出信仰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如陈牧师一般,在岁月的洗礼中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不再为掌声而活,只为上帝而活;不再追求虚浮的荣耀,只愿脚踏实地活出真道。因为唯有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才能见证我们所信仰的这位真实的上帝。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