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禄(Lam Thien Loc)牧师是一位越南的福音派领袖。他曾于葛培理布道团的主席葛福临2023年和2024年在越南做数千人布道会时担任翻译。他不仅在毗邻胡志明市的同奈省(Dong Nai Province)牧养着一间逾200人的教会,也是越南卫理公会的主席,同时担任越南福音联盟(Viternam Evanglical Alliance)副秘书长兼教育部主任,这是一个代表着越南65万的福音派基督徒的机构。另外,作为教师的他,常年奔波于东南亚各国的教会及神学院,对有需要的人提供神学培训。
林牧师其实有着四分之三的华人血统,他是一个广东汕头家族移民东南亚的第三代后裔。他的家族有着一个悠长而动人的信仰故事。
现年49岁、作为两个孩子父亲的林牧师介绍了自己的家族:他有4个哥哥、4个姐姐,在他出生两年前(1974年),他的全家从虔诚的佛教徒转信耶稣。现在,他80多岁的叔叔在香港牧会,他家9个兄弟姐妹中3位是牧师。
日前,林牧师接受了CT专访,讲述了自己家族的信仰故事、以及在这样的家族基础上自己成长和决志服事上帝的经历,并介绍了越南福音派教会的情况。(越南福音派教会情况将在本系列下篇文章中呈现。)
林牧师本人虽然不会说中文,但他对于中国一直有着很深的情愫。他会为中国祷告,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再回到家族曾经生活的汕头去寻根,也能够有机会向还未信主的叔叔讲述耶稣的故事。
去南洋路上 滞留越南唐人街
谈及自己的信仰之路时,林牧师先谈到自己的家族,他说因为他的信仰其实源自上帝对他整个家族奇妙的带领和长时间的预备,而这一切可以从他的祖父母的时代说起。
林牧师的祖父母是1920年代到新加坡做生意的广东汕头人,常在中国和新加坡之间往返。他们因为做生意成了富有商人并在家乡购买了很多土地。
1930年,林牧师的父亲在新加坡出生。父亲5岁时,祖父将他带回了广东汕头。父亲在中国生活到1947年,当时中国抗战胜利并重组社会结构,林牧师的祖父曾购买的土地被没收了。
祖父计划送林牧师当时只有17岁的父亲重返南洋做生意。但战火之下,重返新加坡的交通被隔断了,祖父听闻绕道越南可以找机会去到新加坡,随即让17岁的父亲、祖母以及当时只有10岁的叔叔一行人离开广东,途经越南前往新加坡。
“1947年,我的祖母、父亲(当时17岁)和叔叔(10岁)离开中国,来到了越南的西贡(今胡志明市)唐人街。结果他们被困在了越南,因为战争期间找不到任何去新加坡的办法,只能与在中国的祖父和家人保持联系。”林牧师回忆说。
由于战争导致与祖父的联系中断,林牧师的父亲一行人在越南没有了经济支持,变得非常贫困。林牧师的父亲不得不拼命工作来养活自己、祖母和叔叔。他们从非常富有的家庭沦落到在越南极度贫困的境地。
从1947年到1955年,他们一直被困在西贡的唐人街。后来他们搬到了离西贡四十公里外的隆城县(Long Thanh Town),父亲在一家面包店工作,并在那里遇到了林牧师的母亲,一起组建家庭。
“我的父母生下了我们9个孩子,包括我。”林牧师介绍说:“我是家里最小的,有4个哥哥和4个姐姐。我发现(那个时代)中国家庭通常有很多孩子,包括我家。我母亲的父亲也来自中国。所以我父亲是100%的中国人,母亲是50%越南人和50%中国人。因此,我身上的中国血统多于越南血统。”
林牧师的家族是佛教徒,尤其祖母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很多佛教徒会来找她求助,她在西贡的佛教圈中很有名。”
“我的叔叔10岁时来到西贡,在那里生活了10年,直到20岁。然后他离开越南去台湾学习化学,四年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化学工程师。叔叔原计划回越南做生意,但那时他在西贡接受了耶稣基督。”林牧师讲起他们家族第一个基督徒就是他的叔叔。
他的叔叔也因此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路。“上帝呼召他去香港的神学院学习。他顺服主的带领,没有回越南,而是去了香港,在那里学习多年,成为牧师和教授,直到如今。他现在88岁,娶了香港妻子,有一个儿子,全家在香港事奉主。”
家族从佛教信仰转信耶稣
虽然和哥哥不一样,林牧师的父亲一直留在了越南。但耶稣的恩典继续在眷顾着他的家。
林牧师的大哥出生于1957年,大哥17岁(1974年)时,当时他们全家人都还是佛教信仰。
那时正值越南内战,“每天我家门前都会看到因战争而死的人。我的大哥、其他兄姐和父母都对生命感到悲伤。他们去寺庙供奉了很多次,但内心仍没有平安。”
“1974年的一天,我的大哥在家乡的镇上徘徊(现在胡志明市外),心里想着如何自杀,因为他觉得人生没有意义。那时他还有七个弟弟妹妹。”
林牧师回忆说,“当大哥在镇里边走边想如何结束生命时,突然看到前方有一个教会。”这是一个基督教宣道会(Christian Missionary Alliance)的教会。
“不知为什么,他走进教会的前院,看到一个穿着短裤的男人正忙碌地整理箱子和物品。那人问我哥哥:‘年轻人,你来这里做什么?找谁?’我哥哥说:‘我不找谁,不知道为什么会来这里。’然后我哥哥说:‘您很忙,我就不打扰了。’正要离开时,那人给了我哥哥一本国际基甸会提供的新约圣经。”
“因为我们家是佛教家庭,我哥哥知道这是‘圣书’,因为在佛教信仰中,对待佛经是恭恭敬敬的,哥哥就恭敬地捧着它回家了。教会离我家约一公里多。临走前,那人说:‘你回家后打开这本书,应该读约翰福音。’我哥哥答应了。那天晚上,他打开约翰福音阅读,变得非常兴奋,还读了马太、马可、路加福音。然后上帝感动他的心,他按照圣经后面的指引祷告接受了耶稣基督。那天晚上,我哥哥信主了。”
林牧师动情地讲述着当时所发生的这一连串的事情。
“接下来的周日,哥哥回到教会,看到那个当时在箱子间忙碌的男人正在讲道,原来他刚搬过来,是新上任的牧师,这是他的第一场主日讲道。礼拜后,我哥哥去到牧师办公室,问了很多问题,牧师一一解答。最终,我哥哥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向耶稣基督敞开心扉。”
后来林牧师的大哥带全家人去了这个教会,每个人都接受了耶稣基督作救主。
“我哥哥信主几个月后,当地牧师任命他担任教会青年小组的领袖。我哥哥很惊讶,对牧师说:‘我是新基督徒,您却任命我作领袖?’牧师回答说:‘因为你比这里的年轻人更懂圣经。’于是他就担任了青年领袖。”
“一年后,牧师送哥哥去神学院学习。那时我家非常贫穷,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我父母睡觉的木床。为了凑钱支付哥哥的学费,父母卖掉了木床。神学院离我家约500公里,父母寄钱给他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让他学习圣经和神学。”
1975年4月30日,越共统一越南,关闭了许多教堂和神学院。当时林牧师的大哥刚上了一年神学,原本要上四年。“因此我大哥无法继续学业,神学院被关闭了。他回到原来的教会,给牧师担任助理牧师。”
全家人信主两年后,林牧师出生了
“1976年,我出生了,是在全家信主之后。”林牧师说:“所以我是九个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出生在基督教家庭的。我为此非常感谢上帝。”
在教会的一个主日上,还是新生儿的他就由教会牧师抱着祷告奉献给主:“主啊,求你按你的旨意使用这个孩子。”
“我的父母非常高兴,承诺将我的生命奉献给主,无论主耶稣要我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我的父母和兄姐都愿意将我的生命交托给主。”提及往事对今天的深远影响,林牧师感慨说。
“这就是为什么我去教会,参加圣经学习班,即使很小的时候也对读经充满热情。很多个主日,当牧师讲道时,我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坐在那里听道,我听得很认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我心里就渴望成为像那个牧师一样的牧师。那时我才4、5岁,现在我才明白是上帝在我生命中放下了种子。”
“14岁时,我决定将生命奉献给主。”
1975年后的越南教会处境艰难,“我们不被允许聚集敬拜,但我们决定开放家庭做教会。我们出去向人们传福音。”
“我14岁(1990年)时,一天放学回家后,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被感动,我走进自己的房间,锁上门祷告。那对我来说是不太寻常的,但上帝感动了我的心。我祷告求上帝赦免我的罪。上帝让我看到很多东西、很多人。当我很近距离、亲密地向上帝祷告时,我直接说起了方言。我感到与主非常亲近,没有人强迫我或教我这样做。”
“我从下午5:30一直祷告到午夜,”林牧师到今天仍旧记得那天所感受到的从未有的与主的亲近,他忆述说,“上帝让我看到很多异象,我无法停止祷告。我母亲敲门叫我吃晚饭,但我停不下来。我祷告的声音很大,母亲意识到我在祷告,就随我去了。上帝让我看到越南这个贫穷的国家之中许多悲惨的人、非信徒和穷人。
看到这些境况之后,林牧师向主许愿:“我奉献我的生命在越南事奉你。请打开道路告诉我该怎么做。”
有了这次对主的顺服之后,年幼的林牧师求问上帝“我怎么事奉你?我没有接受过训练。”上帝回应他,让他晓得:“需要尽可能多学习圣经,应该学英语,因为如果我去国外读神学,必须会说英语,那是世界性的语言。”
“于是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学圣经,也尽我最大努力学英语。我还学了弹电子琴和钢琴。”林牧师积极地开始准备,在学了6个月琴后,林牧师的父母给他买了一个雅马哈的电子琴。谈到这里,林牧师变得激动起来,他暂停下来专门去找到这个虽然很旧但对他意义重大的电子琴给笔者看,说道:“看,(它)很小但很珍贵。这个电子琴1991或92年买的,已经用了差不多35年了。”
“我那时很小,每个主日我带这个电子琴去至少五个家庭教会(弹琴)带敬拜。”回忆年幼时的服事,林牧师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用的电池给电子琴供电,清晰地记得当时每次主日服事的时间,“从早上5点、7点、11点,下午1点、5点到晚上7点。晚上7点的敬拜在我父母家举行。”
之所以一天有5次弹琴带领敬拜的服事,林牧师解释了当时的背景:聚集在一起的大聚会不被允许,所以教会的主日分成了多个小聚会。
从1990年14岁到现在,林牧师已经服事了35年。
上帝为他预备了优质的神学教育
高中毕业后,林牧师在西贡(今胡志明市)上大学,四年英语专业期间,他也在越南的神学院学习圣经。
这个时候,上帝再一次给予林牧师感动,“2005年,上帝为我开路,让我去韩国首尔的神学院学习了三年。我在韩国完成了硕士学位。在韩国学习时,我祷告求上帝指引我该做什么。上帝感动我的心,告诉我应该读博士,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我挣扎着祷告,因为从越南去美国非常困难,学费也很贵。但上帝在祷告中应许我:‘我会送你去美国。’”
就在林牧师硕士课程毕业之前6个月,有一天,华盛顿特区一所神学院的副院长来到韩国分享美国的博士项目。“我举手问:‘我毕业后可以去吗?’她说:‘如果你符合要求,毕业后可以。’”于是林牧师努力学习,并询问在韩国赞助他上硕士课程的大教会以及主任牧师的帮助,并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最后上帝差派我去华盛顿特区读博士课程。”
林牧师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卫斯理神学院(Wesley Theological Seminary)完成了博士课程,于2011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
(林牧师在旅行中)
学成归来回应曾向上帝做的许愿:服事越南教会
在美国期间,有几个当地的越南教会邀请林牧师去作牧师,服事比如在亚特兰大、加州、田纳西等地的越南社群,“但上帝没有呼召我在美国服事。”林牧师对此坦言说。
于是他决定回家乡事奉主,“尽管环境不易,但我回来了。我顺服神,兑现14岁时的承诺。我回到越南作地方教会的牧师,并在全国巡回培训、装备教会领袖。”
如今,林牧师在牧养着越南本地一个逾200人的地方教会。2014年,林牧师被选为越南卫理公会(Vietnam Method Church)主席,该教会是他的大哥于1990年创立的。现在已是林牧师的第三任期,至今他做VMC主席11年了。
2024年,林牧师被任命为越南福音联盟(VEA)的副秘书长。他介绍说:“去年10月,我被任命为VEA的教育主任。所以我现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VEA教育。”因此他常常往返于越南国内许多地方进行培训和装备牧者和平信徒领袖,在不同的神学院和圣经学校授课等。
“上帝为我们家定了最美好合适的计划”
林牧师的家族因着信仰,生命轨迹发生了完全的翻转。他介绍说,“我的大哥是牧师,是越南卫理公会(Vietnam Methodist Church)的创始人。”
“我的一个姐姐也是牧师,在越南卫理公会的地方教会事奉。所以我们家有三个牧师,其他兄弟姐妹做生意支持我们的事工。
回顾家族历史,自己的父辈因落难不得不留在了越南,没有去到本来计划要去的各方面都更发达的新加坡,按照人的眼光,会觉得是一种挫折或弯路,但林牧师却看到上帝的带领:“我非常感谢上帝的计划。也许我们会抱怨上帝为什么没有送我的父亲去新加坡,但上帝关闭了那扇门,允许我父亲来到越南,如今我们一家事奉主。回顾过去,我们看到上帝为我们家定了最美好最合适的计划。”
直到1999年,林牧师的父亲在离开中国52年后带着林牧师的母亲、大哥和一个姐姐回到中国广东汕头探亲,“父亲在那里待了一个月,与他的弟弟妹妹和侄辈团聚。好消息是,父亲当时向他的弟弟妹妹传福音,带领他们信主了。离开中国52年后,他终于返回并见到家人,我们为此感谢上帝。但不幸的是,他从中国回来后,于2000年患上癌症,在2001年1月4日安息主怀,享年71岁。”
“父亲常常给我们讲他在中国的故事,告诉我们关于中国和家乡的情况。我们一直祷告有一天能回中国探访故乡。”林牧师期待有一天,他也能带着妻子儿女回到祖父母和父亲的家乡——广东汕头,踩一踩那片父亲曾描述了无数次的土地寻根,去和那些未曾见面的家人们见面,讲述在他和父亲身上曾经发生过的美好故事。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