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D》这部电影承载了无数80、90后的青春记忆,不知道有多少男生为了其中赛车手之间的竞速而感到血脉贲张,又有多少女生因拓海和钟里毅的魅力而为之狂热。如今距离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已经过去了将近20个年头,最大的不同是曾经放学后背着书包一回家后就趴在电视机前的小学生,现今已经成为了一位委身在教会服事的基督徒。由于身份和生命的改变,使我多年后再次看这部电影时,多了一层“属灵的视角”来欣赏这部曾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回忆的电影。
藤原拓海是个普通高中生,每天放学后帮父亲送豆腐。看起来十分平凡的他却有超乎旁人的本事,因为受老爸的影响,拓海的驾驶技术超群。但这般过人的本事不是在赛车场练出来的,而是送豆腐路上磨出来的。他开着那辆旧AE86,在每一个日落和黄昏的秋名山的弯道上,周而复始地享受着驾驶的乐趣。
拓海是一个低调且不爱争竞的男孩,但在他的赛车生涯里却充满了挑战。第一个对手中里毅,那是个自信得不得了的小伙子,开着马力十足的RX-7,一心想着要跑赢拓海,证明自己才是最快的车手。这种争强好胜的心,让他在比赛里拼了命地猛踩油门,结果却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差点翻车。
后来,拓海又碰上高桥梁介,观众对他记忆深刻的不仅是他帅气的外表,还有他对赛车的痴迷及精湛的车技。他每次比赛都拼尽全力,就为了证明自己,赢得别人的认可。再后来,拓海又遇上了一位不可小觑的对手池谷浩一郎,他是在整部电影中凸显出好胜心最为强烈的赛车手。为了赢得比赛,他竟然不择手段,在比赛里故意制造事故,但最终却只能落个失败的下场。
在观看整部电影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赛车手之间为了争夺谁是“秋名山车神”的名号而不惜在时间、金钱、技术上付出自己的一切的心态。这种心态可以说是一种因为热爱某个事情而追求到了极致的精神,但也可以将其视为是一种为了自己的名誉,甚至不惜以贬损对手的手段来获胜的争强好胜心的流露。当争强好胜的心在一个人的心中滋生出来时,他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变得偏行己路。
电影中的人物如此,我想对于基督徒来说,我们在信主之后未尝不会有这种争强好胜的自我中心存在于我们与上帝及他人的关系中。在教会里,有的弟兄姐妹为了争取“重要”的服事岗位,明里暗里较劲。他们觉得,只要在教会里占个“重要”位置,就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赢得别人的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看不上扫地浇花的后勤服事,而一心只为了追求站上讲台的服事;在教会公共祷告的时候,也有人也会流露出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出来,不自觉地希望自己的祷告能比其他人的祷告更优美、更动听、更能“拿得出手”,仿佛祷告得越精彩,就能越证明自己的价值及获得他人的认可;还有在教会的查经小组中,争强好胜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弟兄姐妹为了在小组讨论里占据主导地位,便会抢着发言,甚至打断别人分享,就是为了用自己的观点说服所有人。若是有人反对自己的看法,便会陷入到闷闷不乐之中。
这种争强好胜的现象背后,掩藏着一种复杂的心理。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当我们对自我的价值过度追求时,我们就会想着通过在教会里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好像只有在事工里取得突出成就,属灵生命超越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这种过度追求,让我们陷入了争强好胜的泥沼。但事实上,我们的价值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耶稣基督成为了我们最大的价值。
当我们失去在基督里的价值时,就会带来安全感的缺失。在教会里,有的弟兄姐妹会担心自己被边缘化,担心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所以通过争强好胜来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觉得,只有在教会里占据“重要”位置,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关注。
争强好胜的心,我认为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心的不安和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我们总是忍不住去和别人比较,看看自己是不是比别人更有成就、更有能力、更受人的欢迎。这种比较,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赛跑,让我们疲惫不堪。因为我们有多么地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我们就会有多大的程度失去在基督里的平安。
有一次在教会的小组聚会里,大家讨论起各自在属灵生活中的成长。有的弟兄姐妹分享了自己读经的心得,有的人分享了自己在读属灵书籍中获得的收获,还有的人讲述了自己最近在祷告中对上帝带领的经历。我想分享自己的收获,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而着急,于是心里忍不住与身旁的弟兄姐妹暗暗比较,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甚至有些自卑。我开始担心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属灵生命不够成熟,会不会看不起我。这种想法让我心里很失落,使我在整晚的小组中都感到心里静不下来,想着回去如何读一些书,好在下次的团契中能“扳回一成”。
在回家的路上,我开始省察自己内心的动机,才发现这是争强好胜的心在作祟。我被这种心态蒙蔽了双眼,忘了我们来到教会是为了彼此鼓励、彼此支持,而不是为了互相比较、互相竞争。我开始意识到,若是从基督而来的爱一定不会让我们陷入到这种互相比较的漩涡中,而是让我们在彼此接纳、彼此包容,彼此祝福的爱中成长。
为此,这让我看到争强好胜的心其实是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罪,是一种想要在基督的救恩之外重新建立自己的义的一种“自我为义”的心态。在这种错误的心态中,我们扭曲了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因为当我们与人争强好胜时,内心的状态一定是出于一种骄傲,而上帝却厌恶骄傲的心,正如使徒雅各所说:“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此外,这种骄傲的心也会破坏我们与弟兄姐妹之间的关系,使团契的氛围逐渐演变为一种“彰显自己”的地方,使得弟兄姐妹的相处失去了彼此的倾听、陪伴和服事。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这种自我中心式的争强好胜的心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重新回到基督的爱中,因为惟有基督的爱才可以消除我们心中与他人争强好胜的心。基督的爱是无条件的,祂接纳我们每一个人最真实的本相,不管我们有多软弱、多不完美。当我们真正感受到这份爱时,我们的心就会变得柔软,不再那么刚硬和自我中心。
基督的爱带给我们生命的改变之一,就是让我们可以在祂的爱中学会谦卑。谦卑不是自卑,不是看不起自己,而是一种内心的平安和对他人的尊重。当我们谦卑时,我们不会总是想着自己要超越别人,而是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愿意去学习、去欣赏。这正如保罗告诉我们说:“你们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