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撒路死了四天了,神子才姗姗来迟。拉撒路的姐姐马利亚看见晚来的神子,就哭了。她以为如果他早点来,拉撒路就不会死了。马利亚哭了,很多犹太人也跟着哭了,神子也哭了。
然而,神子是为了让拉撒路复活而来。很快,伤心悲痛流泪的人就要欢喜快乐了。很快就要出现皆大欢喜的场面。为什么在这之前,神子还哭了?
神子的哭或许表明,虽然至高者为人预备了复活的喜乐,但在复活之前人所受的身心苦难在他眼中并非是轻如鸿毛。看见人在生离死别的苦难面前的悲伤和眼泪,至高者的心并非是无动于衷,而是深受触动、难掩哀伤。所以,神子哭了。
他的哭,或许意味着至高者在为罪恶和死亡权势所带给人类的深重苦难和悲惨处境而哀伤。他的哀哭所表明的,正是至高者对因罪而受苦的人类深深的悲悯之心。
2
这世上有很多人宣称,如果真有上帝存在,他也不可能是良善和慈爱的。因为现实中太多的罪恶和灾难让人根本没法相信有一位良善慈爱的上帝存在。
冯小刚十多年前拍了两部灾难片:一部是《唐山大地震》,影片呈现了在惨烈的天灾面前,人如蝼蚁,生如草芥,命比畜贱。人在惊恐之中痛到极处,精神崩溃,只能感受到天地不仁,难免就要亵渎上帝。片中一位母亲的两个孩子被废墟所掩埋,救援队无法两个都救。她在纠结的痛苦中愤怒地哭号,恶狠狠地仰天咒骂了一句:“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
另一部是《一九四二》,片中一位天主教神父跟着灾民一起逃难,亲眼看见一个小女孩的胸膛被日军轰炸机炸开一个洞,鲜血从她身上涌流。他将随身携带的一本圣经掏出来放在小女孩的胸口上。他希望这本书能够代表神对这个小女孩的保护,但是结果却是圣经被日军的炸弹炸成漫天飞舞的碎片……
影片画面让人深感人命如蛆。或许背后也隐藏着导演本人的困惑: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为什么会眼睁睁看着一个个人像畜生一样死去而无动于衷?
在影片《上帝未死》中,一位哲学教授诱导他的学生在课堂上写下“上帝死了”几个字。一位学生拒绝这个要求。哲学教授就让他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学生追问教授到底经历过什么。教授毫不掩饰自己内心对上帝的愤怒和苦毒:当一个十二岁的男孩看到他那身患癌症的母亲即将死去,很自然地为了她向上帝祈求。小男孩向天上的阿爸父许愿,只要上帝救她,他愿意永远爱祂,敬拜她。但是结果呢?……
学生说:有时候,上帝的回答是否定的。
教授说:一个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上帝,根本不值得人去相信……
3
其实,一切人间苦难都不能否证上帝的存在和良善。人的苦难和死亡并不是上帝起初造人时的本意。从根源上来说,人间一切苦难是人类整体犯罪的后果,是人被赶出伊甸园之后的必然命运。人因罪而被赶逐离开神的面,从而漂流在这受咒诅的大地上,被罪恶和死亡的权势所追赶和压迫,一生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其中所矜夸的也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便如飞而去。
是罪为人类带来了咒诅,让大地不再为人效力,这是一切天灾的根源。罪也是人间一切人祸的根源。然而,上帝并不愿意人永远活在罪的咒诅之下,所以,差遣独生儿子来拯救我们。
为此,神子被挂在十架上担当世人的罪孽。神子的受苦超越人类所承受的一切人间苦难的总和,因为他是背负世人罪孽的替罪羔羊。
“咒诅他受,祝福我享。苦杯他饮,爱筵我尝。如此恩爱,举世无双。”——这样的恩典还不能证明上帝的良善公义吗?还不能证明他对人类的有情有义、慈悲怜悯吗?
一切人间苦难都不是至高者不爱我们的证据,而是人类活在罪恶和死亡权势之下的证据。这是人被赶出伊甸园的必然后果。这个后果最终成了神子在十架上所承受的深重苦难。无辜神子从天上来到人间受苦,这岂不是我们所有人不良善、不虔不义的证据吗?这岂不是上帝深爱我们的证据吗?
“在基督背上的那个十字架是什么呢?是我的罪!他头上的那顶冠冕是什么呢?是我的罪!他右手中的钉子是什么呢?是我的罪!他左手中的又是什么呢?是我的罪!他肋旁的长矛是什么呢!是我的罪!他脚上那些钉子和伤痕是什么呢?是我的罪!……是我的罪,我的罪,我的罪啊!”(以撒.安布罗斯)
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相比于地狱的永火,这世上一切的苦难都是上帝对我们的仁慈。”(奥古斯丁)
如果人间苦难被用来使罪人降卑,并牵引人来到神子的十架面前得生命,那么,经历苦难就显明是至高者对我们的仁慈。
愿一切人间苦难能使人降卑在至高者面前,接受他的救恩而得以脱离那可怕的最终极的灾难——地狱。
鸣谢: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眼中瞳人”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