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会里面好像很少谈到“罪”的问题,而渐渐开始谈论一些神学知识。当然,我并不是说神学知识不重要,但如果基督徒不谈罪的问题,那将是生命的损失。
曾经有一个玩笑话说:“如果想要找好人,那就到监狱里面去找,因为里面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有罪;如果想要找罪人,那就到教会里面去找,因为里面没有一个人不说自己无罪。”
这话是实在的,因为每一个来到圣洁之上帝面前的人,必然会看见自己的污秽,必然会向圣洁的主认罪,承认自己的污秽和亏欠。
在最近两年,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感觉弟兄姐妹的爱心不如先前,也可能是因为我的爱心冷淡了,所以看不见他人的爱心。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人明白的知识、道理越来越多,但是生命实际却越来越少,所以导致了爱心的冷淡。
我常常思想小时候的教会,当时教会中谁家有事,弟兄姐妹都会主动的帮忙。无论是盖房子、春种、秋收,总会看见弟兄姐妹忙完自己家的活儿,就帮助别人家,上帝的见证也就在这爱心中不断被见证。很多外邦人正是因为看见基督徒这朴实的爱心,来到了教会,正如他们说:“连兄弟姐妹都不能这样无条件的帮助,你们基督徒却可以,所以你们中间一定有上帝。”
每当主日聚会的时候,常常听到大人的祷告也都是认罪悔改的祷告:“我对人不诚实;我没有好好孝敬公婆;我贪心;我骄傲......”很多人在祷告中都在省察自己,并且祈求耶稣宝血的赦免。
思念曾经教会的光景,也思想如今教会的情况。
现在圣徒们听到的信息很多,懂得也很多,但是发觉并没有在行为上更加的得胜,甚至变成了“头脑的巨人,思想的矮人”,无法将所明白的道,践行在生命实际种。至今,彼此挑剔越来越多,舍己却越来越少;纷争越来越多,悔改却越来越少......
所以,无论何时人都不能失去悔改的生活,都不能忽略悔改的重要性。因为唯有悔改,生命才能不断地向下扎根。
小的时候我家门口有一个菜园子,里面会种上黄瓜、茄子等蔬菜。在种上秧苗之前,母亲会先教我翻土,把原本硬的土地翻一下,变得蓬松些。而且在翻土的时候,会把土里面的石块都捡出来,母亲说:“这些石块,会影响秧苗的生长。”
每一次翻土都能捡拾出一小桶石块,我曾单纯地认为这些石块是否是土“生”出来的。
其实悔改与捡石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人的里面被罪充满,那么属灵美好的生命就没有办法生根,就像被石缝卡住的种子,没有办法生长一样。所以,人需要借着来到耶稣面前,去悔改、认罪,将生命深处的罪一点点地除去,这样新生命才能长大。
就像人向往谦卑的生活,理性知道谦卑是好的,真理也教导人要谦卑。但是人私欲中却充满了骄傲、行为上也骄纵惯了。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很难将美好的品行活出了。所以,人需要先来到耶稣的面前悔改、认罪。
借着圣灵的光照,人就会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丑陋、无知和罪恶,人也才会有弃绝罪恶的决心,这样才能活出属灵生命的美好。
只是,现在人往往都是听了很多美好的道理,但是自己的生命却没有任何的悔改,所以这些美好的道理也就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基督徒需要悔改,这悔改不仅仅是蒙恩得救那一时刻需要悔改,乃是人一生都需要悔改。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脱离肉身辖制的时候,就会有仇恨、嫉妒、贪心、淫乱等等,就会受着私欲的牵引犯罪。所以,我们要常常地省察、悔改,如此才能与上帝同行。
上帝在圣书中,多次多方地告诉我们,祂喜悦人的回转。书上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祂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悔改是上帝所悦纳的事情,也是基督徒的本分,只有不断地悔改认罪,才能在这充满罪恶的世界,做上帝无瑕疵圣洁的儿女。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