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几乎称得上“家喻户晓”。他曾带领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最后带领印度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甘地并不是基督徒,但他常常会用圣经中的登山宝训与人分享。曾经有宣教士问甘地说:“甘地先生,既然你经常引用基督的话,为何那么坚决不成为基督的信徒呢?”的确,很多人都会很纳闷这个问题——既然甘地那么喜欢用圣经与人分享,可想而知,甘地一定很认同耶稣基督所说的话,那么他怎么不愿意成为基督徒呢?
甘地的回答值得基督徒来省思,他说:“我喜欢你们的这位基督,但我不喜欢你们的基督教徒,你们的基督教徒是那么不像你们的这位基督。”
甘地之所以这样回答,和他年轻时的亲身经历有关。
那时的他有机会去南非工作,去了南非以后他开始有机会接触教会。有一天他想进入一个白人的教会,没想到居然被拒绝了,而且还被辱骂:这个教会不接纳穷鬼。一通辱骂之后,甘地被赶出了教会。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当时南非社会的种族歧视现象相当严重,而歧视的观念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教会之中。
这样的经历对甘地来说是很大的冲击。就如他所说,如果基督徒真正按照圣经里找得到的基督的教导生活,那么所有的印度人都会成为基督徒。
甘地所说的,正是打中基督徒的要害。的确,许多时候基督徒的生活并不真正符合基督的教导。特别和甘地相比,很多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甘地并不是基督徒,但是他用非暴力的公民不服从运动,成功地让印度独立。他所做的这些事情确实符合基督信仰的教导。因此,甘地被认为是“不是基督徒的基督徒”,意思就是他的生活比很多基督徒活得更加符合基督所教导的生活。
在雅各书中,雅各提出了信仰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醒我们不要单单听道,更要付出行动努力实践道。在这里,雅各用照镜子作为比喻。我们知道照镜子的用意,不只是欣赏镜子中的自己,更是要修整自己的仪容。真理像是一面生命的镜子,除了确定自己的生命状况,更是透过真理显明自己生命问题之后,是否让真理改变自己。 若如此,必然就能够避免发生甘地所说的情况。他在基督徒中间看不见基督徒是符合圣经所教导的,以致于他终生都不愿接受福音。
神学家齐克果曾经用“看情书”来解释一个人应该积极去遵行真理。他假设有一对情侣正在谈异国的恋情,他们两个对双方的语言都不是很熟悉,也只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写情书。 当有一个人收到情书以后,以现代人的思维来说,可能需要通过网络翻译一下。有用过的人都知道,现在的机器翻译常常会有一些错误,或者是词不达意的可能性。所以,当这个情书翻译完了之后,无论对方再怎么仔细看,都有会错意的可能性。
这就如同我们看圣经一样,或许我们能够看懂,也或许有许多时候没有看懂,甚至有可能还有一些地方我们会会错意。而异国恋的情书对恋爱双方来说都是一大考验。不过,在热恋中的情侣,往往很想要表现出对对方的爱,再怎么困难,一定会将情书看完,也很想把情书读懂。读圣经的人或许也应该如此——就算经文再怎么困难,都要努力读懂,甚至去问懂圣经的人,或许是牧师,或许是教会的教师。也或许像甘地一样,虽然不是基督徒,但他根据圣经所教导的去做,让人认为他比很多基督徒都更像基督徒。
因此,齐克果用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也就是当异国恋中的男友收到信之后,一定会努力翻译对方写给自己的情书。男方看到信中提到他在美国的女友很想尽快和他见面。所以这个男友就设法排除万难,想要飞到美国去见她。结果,当他见到女友后才发现他所理解的女友的意思刚好与实际情况相反。女友是说她或许很快就可以飞到法国和他见面,然后还说,“现在是在疫情期间,虽然很想和你见面,但希望你不要冲动,等疫情缓和再来美国看我”。不过,即便男友误解了女友的意思,但是对于热恋中的这对男女来说,他们会彼此怪罪吗?并不会。我想,特别是在热恋期的时候,女友绝对可以体会到男友的用心。
齐克果用这个情书的例子,就是要告诉我们——知道真理之后,去做就是了。即使我们有可能误解圣经,有可能不够了解圣经,但上帝所乐见的是我们愿意去做的心,并经常回到圣经这个镜子中反省自己是否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真理像一面镜子,照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可是,很多时候软弱的我们听到真理之后,不是用真理当做照自己的镜子,反倒用真理去指控别人没有做到。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这样做并不是将真理当做镜子,而是把真理当作令箭,想要指使别人、绑架别人。真理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清楚自己的问题,并且不断去修整它。直到有一天,透过我们的所作所为,让人清楚看见我们是跟随基督的人。这个时候我们就成为了传扬真理的器皿,并让真理成为别人的镜子,让他们也可以透过真理来修整自己的生命。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