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
微信

当基督徒面对传统的文化风俗,该如何行?

作者: 沐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3月15日 14:35 |
播放

每年随着传统节假日的到来,传统文化风俗也走进了大众视野。有些风俗和迷信相关,有些风俗和拜偶像有关,比如上坟、扫墓、上供、点蜡、磕头、烧纸,门前挂东西辟邪等。基督徒在世生活也会面对这些文化风俗的挑战,如果是全家信耶稣还好一些,如果家族中有许多不信的人,那么作为基督徒就会面对家族的压力。可能家族的长辈会教导小辈要敬祖先,磕头,作揖,甚至为祖先摆上贡物。

基督徒活在世上会有文化风俗的冲击。一些挑战真理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去面对它。因为如果一次妥协,可能以后会步步失败。所以基督徒面对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远离罪恶,长存敬畏神的心生活。

笔者近期也听到弟兄姊妹反应,基督徒可不可以做异教的工艺品、以及一些香囊之类的物件(上面有关于宣扬佛教的内容)。笔者的回应是,圣经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但圣经中有明确的规定是“是否造就人,对人有益处”,最终这工艺品所带出的结果是什么?自己参与制作工艺品的目的动机是什么?这样做是否可以荣耀神?能不能为主做见证?如果耶稣面对这样的事,祂会如何做?

笔者也听到一些人谈到,基督徒只要心态摆正,就算是和异教有关的东西,也可以去做,因为自己并不是贩卖这东西的,自己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挣钱而已。但笔者觉得凡事需要回归圣经。如果做一件事是为了救灵魂,把人引导神面前,只要是不违反圣经的大原则,是可以像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的。但前提是——是不是造就人,是不是为了福音的缘故。

除了关于基督徒可不可以做异教的工艺品之外,还有许多关于基督徒在文化风俗上的冲击,比如亲人在给逝去的祖先烧纸的时候,基督徒可不可以帮忙?亲人在上贡的时候,基督徒时候可以帮忙做菜?基督徒可以经营迷信的物品吗?比如纸人,纸房子,纸钱等。

其实关于这些问题,许多人之所以疑问,可能是因为自己面对着家族的压力,或者面对利益的诱惑,也可能是想要去尝试做这些。但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显而易见。回答这些问题之先,基督徒必须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才是不与罪恶有份?如何做才是过圣洁的生活?

雅各书中提到“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意思是在说明虔诚的生活需要心口合一。不仅仅要管理好言语,而且也有身体力行。不沾染世俗的目的是过敬虔的生活,敬虔的生活是远离罪恶。这乃是说当你有机会犯罪,有犯罪的环境影响的时候,你依然坚持你的信仰,因为你知道神召你的目的和旨意。

在罪恶面前是没有理由可以讲的。当有一些人问道:可不可以做这个,可不可以做那个——是因为人的心里还缺乏一个信仰标准作为约束,而且内心是想要去做才会这样问。随传统节日而来的风俗文化走进我们的生活环境,基督徒坚守真理是必要的。如果一个基督徒不坚守真理,次次妥协,把信仰活得模棱两可,在他人眼中基督徒就是毫无原则的,似乎怎样都可以。

然而,基督徒需要活出好的影响力,让不信的外邦人,看到我们对信仰的态度和坚持,让那些瞧不起我们信仰的人清楚我们的信仰是就是信仰,永不动摇的,并且这和其它宗教信仰是不一样的。

总而言之,基督徒保守自己行为不犯罪的同时,也要保守自己的心分别为圣。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常常和神站在一切对付罪恶,不与世俗为友。常常与主交通,过一个自律的信仰生活,学习但以理以神的圣洁为圣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